咖啡在中国发展的8个时代
大连鑫菲特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咖啡豆、咖啡设备及速溶咖啡研发、设计、生产、销售的一站式生产型企业,隶属于大连亚马逊有限公司旗下控股分公司,年产咖啡豆及速溶咖啡1500吨,拥有4000平米咖啡豆、速溶咖啡全品类生产系统、公司配备有咖啡配方研发、速溶咖啡定制、咖啡系列产品贴牌加工等一系列多元化生产系统,可针对不同行业,不同地区、不同口味儿、不同需求提供一站式配方研发、生产、全产业链供应服务。产品拥有欧盟认证出口资质,产品出口美国、英国、德国、日本、澳大利亚等168个国家及地区,公司自成立以来,相继与国内外众多五百强企业及客户达成了长期战略合作,欢迎行业精英咨询并合作。
作为全世界zui受欢迎的饮料之一,咖啡已经日渐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新星,便利店的速溶咖啡、罐装咖啡,各种风格的街头咖啡馆,新型的无人自助咖啡吧等等咖啡有关的商业形态随处可见,“不喝咖啡会死星人”的队伍也日渐庞大。那么,咖啡在中国市场上经过了怎样的发展历程呢?
【1.0时代】80年代,速溶咖啡开启了国人对咖啡的普遍认知
雀巢咖啡在1938年发明了速溶咖啡,在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,启蒙了国人对咖啡的认知,速溶咖啡一度和咖啡划上了等号。
【2.0时代】80年代末,大shi馆周边出现了名不见经传的街边咖啡馆
从北京、上海等前卫城市开始,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咖啡厅开始在80年代末诞生,在这个国家刚刚恢复生机的时期,各种新鲜事物快速萌芽。新潮的年轻人们偶尔去咖啡厅she侈一把,谈谈恋爱、牵牵小手。
【3.0时代】90年代,以上岛咖啡为代表的商务咖啡馆陆续出现
70后的一代人似乎对上岛咖啡有深刻的记忆,90年代,商务咖啡馆陆续出现,咖啡馆以咖啡之名行西餐之实,以其品质、服务、环境等特点,吸引了都市商务人士,他们在咖啡馆消费商务套餐的同时,洽谈着各种各样的业务。
一直到90年代,咖啡消费从速溶咖啡发展到西餐咖啡馆,咖啡概念的变化已经初露尖角。随着全球化浪潮的来临,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冲击也lin漓尽致地表现在了咖啡馆的颠覆上。
【4.0时代】90年代末,星巴克、Costa陆续登陆中国
成立于1971年的星巴克,在1999年开设中国大陆di一家门店,Costa也于2006年开设shou家中guo门店。由此,以星巴克、Costa为代表的国际咖啡连锁品牌陆续登陆中国,它们提供专业的意式咖啡饮品,悄然改变着国人对咖啡的认知以及消费习惯。
【5.0时代】2000年以来,星巴克开始针对中国市场特色调整产品组合和经营思路
随着中国咖啡市场的快速发展,舶来品“洋咖啡”们开始调整经营思路,推出面向中国消费者的特色产 |